热门文档
- 2024-12-26 17:10:17 会议纪要-口水话秒变书面语180例,全文18000字
- 2024-12-24 22:43:25 巡视巡察整改情况报告汇编(766页41万字)
- 2024-11-22 13:33:51 【词组汇编】公文写作高频词库
- 2025-04-02 19:15:26 【252篇精选】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民主生活会个人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专题方面检视剖析自查查摆含上年度整改案例剖析发言提纲范文汇编20250402
- 2024-11-22 13:33:51 【词组汇编】公文写作高手必备素材:28类537个四字词组
- 2024-07-08 23:04:55 过渡句50例(2024年5月11日)
- 2025-03-27 17:51:36 (90篇)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素材汇编(一)
- 2025-02-27 10:18:37 基层党支部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四个带头)
- 2025-08-03 20:39:29 XX县关于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总结评估报告
- 2025-02-27 10:18:37 普通党员2024年度组织生活会个人发言材料(四个带头)
- 2025-03-17 12:10:39 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个人存在问题(批评意见)参考
- 2024-11-22 13:33:51 【词组汇编】写材料常用俗语惯用语(3.9万字)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本站所有文档材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将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
2、本站所有文档材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将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
弘扬兵团精神赓续红色血脉传承奋斗基因要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践行胡杨精神和兵团精神,激励各级干部在新时代扎根边疆、奉献边疆。一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9月在第三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71年前,毛泽东写下诗句,对喜获和平解放、重焕生机的新疆大地激情展望。1949年9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挺进新疆,新疆和平解放。解放后的新疆百废待兴,亟待发展。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驻新疆人民解放军开始将主要力量投入生产建设之中。“我们要在此开天辟地,建一座新城留给后世!”1950年初,王震将军立下誓言,带领广大将士开出了军垦第一犁。1952年,毛泽东对新疆10多万官兵发布就地转业命令:“你们现在可以把战斗的武器保存起来,拿起生产建设的武器。当祖国有事需要召唤你们的时候,我将命令你们重新拿起战斗的武器,捍卫祖国。”收到电文,广大官兵热血沸腾,积极响应。他们把有限的耕地留给新疆各族群众,自己动手在风头水尾的不毛之地垦荒。起初,在盐碱化十分严重的土地上,加之干旱、风沙等自然灾害的侵害,一亩地播下37斤种子,只收了9斤麦子。但这没有熄灭广大官兵的斗志,为了让贫瘠的土壤中生长出新的希望,大家开始了艰辛摸索。1954年10月,党中央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驻疆部队大部就地集体转业,组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10万余名驻疆将士脱下军装,从此成为军垦战士。全国各地大批优秀青壮年、复转军人、知识分子、科技人员也纷纷加入兵团行列,投身新疆建设。兵团初创时,面对的是“水到头、路到头、地到头”的戈壁荒漠,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军垦战士喝苦咸水,住地窝子,开荒造田,白手起家,终于纺出了新疆第一缕纱,织出了第一匹布,产出了第一块方糖,从无到有建起一个个农牧团场,逐步建立起涵盖食品加工、轻工纺织、钢铁、煤炭等门类的工业体系,创造了人类改造戈壁沙漠的奇迹。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八师所在的石河子市,起初是一片戈壁荒滩,只有几家车马店和卖馕人家,很快崛起为兵团人自己选址、规划、建造的第一座城市。今天的石河子市,是全国最重要的优质商品棉生产地之一,也是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42%的“沙漠绿洲”,享有“戈壁明珠”的美名。在石河子市建设带动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先后建起一大批环境优美、城乡结合、农工商一体化的军垦城镇。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综合实力不断壮大,不仅成为新疆工业的重要奠基者,更成为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今,新疆每三亩半耕地中,就有一亩是兵团人开垦的。在艰辛付出、开拓进取中收获丰硕成果。兵团建设成就的取得,离不开兵团人坚定理想信念、传承优良传统、一代代接续奋斗的优良作风。“当年没有现在那么多先进的生产工具,挖渠开荒都是肩挑背扛。”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老军垦人杨飞鹏回忆,兵团成立初期,做饭没有油和柴,大家就用盐水摻着苞谷面凑合吃,冬季还要从外地运大白菜和萝卜。“上班一担肥,下班一担草,中午打沙枣,晚上围着火炉剥棉桃”,是当时生活的真实写照。“听风当听歌,下雨当水喝,土块当枕头,芦苇当被窝。”“军垦第一连”老连长胡有才说,“心向祖国,建设边疆,每一个人都是英雄。”上世纪60年代,上海知青李梦桃从黄浦江畔来到兵团六师,在位于中蒙边界的北塔山牧场当了一名“赤脚医生”。她长年骑马行走在艰苦荒凉的牧区,为牧民送医送药,把一生奉献给了当地医疗卫生事业。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学庚是土生土长的“兵团二代”,他几十年如一日,刻苦钻研农业机械技术,带领团队研究出两代铺膜播种机,实现两次技术革命,助力棉花生产实现质的飞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坚持亦兵亦民、劳武结合、兵民合一,在维护国家统一和新疆社会稳定中发挥了特殊作用,涌现出一批批先进人物:在边境线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