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范文合集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构建
笔杆老张

文档

2360

关注

0

好评

0
DOCX

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构建

大小 29.89K 总页数 0 页 2025-03-23 分享
VIP可全站免费下载
下载文档
/ 0
全屏查看
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构建
还有 0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0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本站所有文档材料仅供个人学习参考使用,禁止商用和恶意下载二次传播,一经发现将禁用违规账号所有权限,费用不予退还。
内部审计制度体系构建大型企业集团的内部审计面向对象广,审计类型种类多,审计任务繁重,审计技术复杂,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较大。审计制度为审计工作提供政策支撑和保证,而审计制度体系的构建将为审计工作提供系统化发展的依据。一、构建审计制度体系的目的1.提供审计工作的制度支持。审计工作的开展必须有制度保证,尽管审计工作开展会受到人为的影响,但制度给了审计人员发言的机会。2提供审计工作的思想支持。审计制度里要包含审计的思想理念,而不只是书面的文字。3.提供审计工作的知识支持。审计制度里要体现做好审计工作要掌握什么样的知识。4.提供审计工作的规划支持。审计制度应该指导审计工作的开展,并且指出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5提供审计工作的行为指南。审计制度不仅为审计人员开展业务活动提供政策支撑,还规范审计人员的审计作业。二、构建审计制度体系的原则1.前瞻性。审计制度体系应该能较为准确地预测到审计工作未来的发展方向。即使目前因为客观条件开展不了的审计业务,也可能要体现在审计制度体系中。2.开放性。审计制度体系应该能允许进一步完善、补充或者调整,能够吸收最新的外部政策、制度、规定。3,适用性。审计制度体系应该适用于本企业组织的发展状况,而不是照搬行业或国家的规章。4.权威性。审计制度一经制定,不能轻易修改,总部及下属单位的审计人员就要遵守执行。5.指导性。审计制度能够指导审计人员对审计工作正确的理解,为审计人员提供方向性的指南。三、审计制度分类1.按适用的层面分:公司类、部门类、员工类。公司类的制度可以有审计章程等,部门类的制度可以有审计部门日常管理办法等,员工类的制度可以有审计人员绩效考核办法等。2按实现的功能划分:原则类、规则类、操作类。原则类的制度可以有内部审计准则等,规则类的制度可以有审计实务标准等,操作类的制度可以作业指引等。3按更新时间的长短:长期类、中期类、短期类。长期类的制度可以是审计准则等,中期类的制度可以是审计实务标准等,短期类的可以是审计手册等。
返回顶部

问题、需求、建议

扫码添加微信客服